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0

科举制度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7 15: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的宰相中,许多人都是科举出身。而也有大量的宋代下层官员由“荫补”选拔而来。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父亲做了高官,儿子就有一个进入官僚队伍实习的机会,实习年满之后他就有可能转为正式的官员,这种就叫荫补。他的父亲,或者他的祖父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大树底下有一个阴凉,他就在这个阴凉底下能够补进到官僚队伍里边去。

宰相很多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从不同的背景下晋升到当时的官僚高层。《宋史》里面会说到,宋代有很多宰相都是所谓起自孤身的,由于某种机遇参加科举考试,考得不错,这样进入到官僚队伍里头,最终能够升晋到宰相的位置上来。

宋代跟唐代比较起来,科举制度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的。这个过程我们把它概括一下,可以说它是走向严密与开放。通常我们会说,一个制度很严密就不开放,如果我们强调开放,它就不会很严密,但是,宋代的科举制度让我们看到一种制度通过它自身的严密化,反而能够更加的开放。

宋代有一些与科举有关的诗作,诗作里面会说,如果没有什么人支持你,同时你也不是生长自富贵之家,那么你只有一条路能走,就是去参加科举考试。诗里面说“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是什么意思呢?唐代的科举考试在卷子上会有人名、籍贯,宋代也是一样。但是,唐代卷子的人名、籍贯,是主考官、判分官员能够看得到的。而宋代,从宋真宗开始,科举考试的卷子是要糊名的,也就是说,这个名字的部分你交上去之后,监考的官员就会把它糊上了。看卷子的考官实际上他看不到这个是谁的卷子。后来宋代还采取了誊录的方式,把卷子重新抄录一遍,免得有的人会认识其中的笔迹。所以,宋代科举制度相对来说就走向严密化。糊名就使得对所有考生相对来说考试是比较公平的。这个诗里面有另外一句叫做“孤寒宜向此中求”,“孤”就是指你在朝廷里没有人支持你,“寒”其实就是说你家境是比较清寒的,假如你又孤又寒,还希望出人头地,那么糊名,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你的一个晋升之途。

正是因为这样,宋代有一些寒俊崛起,“寒”就是家庭背景比较清寒,“俊”就是当时社会上的才俊之士。宋人的观念也跟此前确实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的人他们不喜欢提及自己在科举考试之前,做大官之前那种贫贱的背景。但是在宋代会刻意地表现这样一种背景,表达他自己是通过努力而晋升到今天的这样一种地位的。例如我们熟悉的范仲淹“断齑画粥”,也是这类故事的体现。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批家境比较清寒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崭露头角。在当时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平民阶层的,而不是官僚仕宦的家族。这些人能够进入到官员的序列里边,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它整体的结构。而官僚家族的子弟,如果他不努力,他也没有世代做官的保障。因为当时不重视家世的背景,而是比较重视个人的才干和个人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被选拔出来的青年士子,特别是来自平民阶层的人,他们对天下、对国家就有一份认同,有一份责任感。所以现在我们经常会说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应该说是当时的一些优秀士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个别人的理念。那个时候,包括张载也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先生的四句教,也体现出来他对天下的一份责任感。

科举制度的权威是靠它的公正性来保证的。在科举制度确立了以后,当然一直也贯穿着公平和择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些矛盾,它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地改变。科举制度走向开放,走向严密化,打破了过去门第背景的限制,重视世人的知识才能,鼓励竞争,这样的一种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符合公平的原则。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科举取士,它的标准比较单一,完全靠考试的成绩来选拔人才,不利于全面的考察素质能力。所以,对于科举制度,我们是要把它放到一个历史的脉络里面去观察,观察这样的一个制度在历史上演进的过程,观察它在中国历史上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后期对于一些青年士子思想的束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3 00:13 , Processed in 1.1074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