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8|回复: 0

低速快门与动静结合效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 23: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门拍摄法是利用照相机的慢速快门,固定照相机拍摄运动物体,追求动静虚实的对比
效果,表现动感,渲染画面气氛,表达主题思想。使用慢速快门固定照相机拍摄时,画面中
运动的物体以为快门速度较慢,被摄运动物体会留下虚动的影像,而静止的物体因为照相机
固定拍摄,在画面中仍然保持清晰的影像,这样画面就形成了虚实动静的对比。
(1)普通慢门拍摄
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动态物体时,表现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拍摄瀑布,画面中的瀑
布的虚实表现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韵味。
普通慢门是指 1/30 秒以下,不包括 B 门的一些快门速度,1/30 秒以下是慢门拍摄法使
用得最多的快门速度范围,它应用的范围极广,我们平时拍摄照片时,只要画面中有运动物
体,都可以运用慢门拍摄法,它是摄影艺术表现的基本技法,能创造良好的动静虚实对比的
动态表现效果)。
在实际摄影活动中,运用普通慢门拍摄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是被摄对象的选择。被摄画面中具有运动物体的时候采用慢门拍摄法才有意义,因
此对被摄对象的选择应该选择运动物体拍摄。同时,被摄对象中应该有动静虚实对比,能够
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否则,拍摄出的照片只会流于形式。
其次是快门速度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快门速度影控制在 1/30 秒以下,这样,运动的- 56 -
被摄体才能虚动起来。快门速度不能太低,太低时曝光时间过长,运动的被摄体会严重虚化,
经常会使运动物体无法辨认。快门速度不能太高,太高是曝光时间极为短暂,运动的被摄体
会被清晰的凝固下来,画面就没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效果。另外,具体情况下运用的快
门速度与被摄体的运动速度相关,物体运动速度提高,想要拍摄虚动适度的运动物体,可以
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如运动物体的速度较慢,应该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让
运动物体虚动起来。当然,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多拍摄几张,可以比较
出运动物体虚化的程度、动静对比、虚实相生的效果,提高成功机会。
第三是曝光控制的掌握。慢门拍摄法的曝光控制与一般景物的曝光控制一样,必须准确,
通常在曝光控制时是以静止景物的亮度为曝光依据,因为静止的景物拍摄出来后具有最好的
清晰度表现,曝光不正确对其亮度、反差、清晰度的影响很大,人们能眼一看出,会严重影
响画面视觉效果,如果被摄动体曝光略有误差,因为它已经成为虚动的影像,其明暗、反差、
清晰度等对画面视觉效果的影响较小。另外,在光线强烈的环境下运用慢门拍摄法,经常会
遇到曝光控制的困难,因为在光线强烈时,使用慢速快门如 1/30 秒,对应的光圈应该很小,
即使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曝光仍然会过度,此时,我们可以使用中性灰滤光镜或双层偏光
镜来降低光源的亮度,强烈阳光下,满足开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和准确曝光的需要。
第四是要注意三脚架的使用。在慢速快门条件下,三脚架的运用使静止景物的清晰度得
到了保证。当运动物体的速度极高时,使用的快门速度相应提高,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
手持照相机拍摄。
(2)B 门移位拍摄
在自动照相机盛行的今天,照相机中的 B 门是唯一能完全由拍摄者自己控制的长时和
短时的曝光机构,特别是在拍摄在节日的夜晚升腾的礼花,在风雨交加的雨夜电闪雷鸣,在
夜幕下繁华热闹的街景、川流不息的汽车的灯光等夜景题材时,B 门常常能发挥特殊的效用。
利用 B 门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特殊画面效果,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拍摄被摄物体时,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并选择好拍摄的角度,用快门线开启
照相机快门并锁定住 B 门,使胶卷面对运动的物体进行较长时间的曝光,由于被摄物体处
在运动状态,而相机的快门处在开启状态,所以运动的物体就在胶卷上留下了移动的轨迹,
形成流动的影像,从而使画面产生动态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被摄物体不运动而照相机形成运动。当照相机打开 B 门曝光时,由于被
摄物体是明亮的,照相机在移动时,就能在胶片上“画”出运动的轨迹,从而创造出动感的
效果。这种拍摄的方法要根据拍摄时的具体要求确定照相机移动的方向,照相机可以相对固
定在三脚架上利用云台进行平行移动,也可以端在手中根据创造的实际需要进行移位。
第三种方法是被摄物体与照相机同时运动,这种方法多用于被摄物体运动的速度较慢,
利用照相机自身的运动增强动感。如果双方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动态效果就弱,如果相
反,那么运动的效果就强。
使用 B 门在拍摄夜景的动态效果时基本的器材要求是三脚架、快门线和独立测光表,
其中独立测光表是感光材料正确曝光的保证,因为照相机的内测光无法准确测出夜晚的曝光
指数。
B 门升降移位摄影是 B 门与三脚架完美结合的摄影造型方式,打开照相机的 B 门,同
时用摇把缓慢地上升或下降三脚架上的云台,使夜幕下的灯光被移位成富有动态的线条,拍
摄的画面效果奇特新颖,极富动感。
在具体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了充分地表现画面的主题思想必须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相吻
合,即移动的线条要与所表现的主题有着一定联系,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只有形式为主题- 57 -
内容服务时,其形式才有意义。
其次是曝光的控制。画面的曝光方式可以运用多次曝光进行,即先曝光主体,后进行三
脚架云台的升降拉出线条动感。也可以一次曝光完成,即先曝光主体后,不关闭相机的 B
门,当主体曝光正确后随即移动三脚架的云台。由于这种拍摄的方法大多是使用 B 门的,
相机的测光系统不起作用,因此在具体拍摄时,为了主体的正确曝光,需要用独立测光表进
行测试曝光指数。
第三是画面的构图问题。由于三脚架的云台可升可降,一般采用上升移动的方法,拍摄
时,要将拍摄的主体安置在画面的上方,让灯光有移动的空间,这样拍摄出的主体才能有升
腾的动势。如有特殊主题的需要也可以采用下降的移动方法拍摄,但是拍摄出的画面是向下
的动态。
最后是三脚架云台的稳定性问题。一般三脚架的云台上升或下降时其摆动幅度的大小并
不被人们重视,这是因为无论怎样摆动,最终都将被三脚架的定位螺丝锁定以保证云台的稳
定性。但是利用三脚架升降来拍摄画面时,其摆动幅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夜幕下灯光移动的路
线。如果在拍摄时任其摆动,那么拍摄的移动灯光线条将是 S 形。因此要拍摄出较直的线
条,需将云台的升降的锁定螺丝适当的拧紧,但也不能太紧。如果拧的太紧,云台无法升降,
影响拍摄。另外,拍摄过程中云台上升的速度直接影响移动线条的曝光多少,上升的速度慢
移动的线条曝光就足,否则反之。关于巧用三脚架创造动感的拍摄方法最好进行一系列的试
拍后再进行正式拍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7 07:46 , Processed in 1.0937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