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7|回复: 0

郎静山的西方同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1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郎静山的摄影实验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前一后的两位西方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1813—1875)和杰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前者在1856年以湿版工艺为基础创造了摄影合成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可以说在世界摄影史上开了观念之先河;后者杰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于20世纪60年代用和郎静山类似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在暗房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通过反复的实验才获得了让世人赞叹的影像作品。


郎静山作品


郎静山作品


  虽然手法相近,两位西方摄影家与郎静山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差异来自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雷兰德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绘画风格这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渊源脱不开干系;杰利·尤斯曼的作品则带有鲜明的梦幻、神秘、猎奇风格,这里能看到很多西方艺术史上的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子。而作为长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郎静山,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文人雅士的精神营养,他与知名画家张大千、黄宾虹、朱屺嶦、叶浅予、刘海粟、齐白石等人都有交往,张大千本人更是经常以模特的身份出现在郎静山的作品之中。与这些国画名家的交往无疑对郎静山的摄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别人是用水墨宣纸,郎静山用的是相机胶卷加暗房。但是从画面来看,那些精心布置的山高云淡、闲云野鹤,营造出浓厚的文人雅趣氛围。按照南朝谢赫的《画品》所述的绘画六法来看,“气韵生动”、“经营位置”在郎静山作品中的体现可以解读出他的深厚美学素养,而“应物象形”则是画意派摄影先比对传统绘画的先天优势。


Cache_5c18f90ebef0d63b..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27 05:22 , Processed in 1.1093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