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0

食品安全共治期三大看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2 1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生产制作、运输、进入流通渠道到最终走上消费者餐桌,各个流程环环相扣,但是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最先被追责的往往是渠道商。但是渠道商既不掌握生产端情况,也不跟踪消费端详情,这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平衡的一个结点。不过,从今年开始,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引进多方力量,进入社会共治时代,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各个层面都将明确自己的责任主体地位,由此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新看点。
学界业界首次联动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去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甫一施行,就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看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之一便是修订了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制订以后,有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和标准,但是这些制度都是静态制度的完善,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必须要有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科研团队、教育团队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而在以往的实践中,上述在食品安全领域拥有广泛利益的相关者却存在明显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在沃尔玛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思哲看来,“在食品安全方面达成一致总是容易的,但是我们在中国160多个城市总共有400多家门店,每一个检查员去了门店对规则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使得我们难以前后一致地实施法律”。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设立了山姆·沃尔顿食品安全法教席,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胡锦光教授被聘为教席教授,胡锦光介绍,“教席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放在培训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以及食品监管的具体操作上,同时将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的各方面评价形成报告,使得制度更为完善”。
打造标准零供接口
每个超市在寻找供应商时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而供应商也会根据零售商的不同调整自己的产品、价格等。对于中小型零售商来说,“一个是产品品质无法得到稳定的保障,因为零供关系涉及到价格博弈,往往会牺牲品质,另外一个是同类产品同质化严重,会有诚信问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下简称“连锁协会”)副秘书长楚东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连锁协会将扶持500家中小供应商,推动供应商去获取国家产品质量方面的认证,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协会还将各个零售商对供应商的验厂标准化,希望形成“一方认证,多方认可”,认证后的供应商产品进超市的全程也将被跟踪处理。
实际上,上述对中小供应商的扶持政策是连锁协会制定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食品安全行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食品安全规划》)中其中一项内容。这也是首个食品安全方面的协会规划。
协会方面认为,如果坚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共治,建立市场规则下的诚信营商机制,将帮助零售、餐饮行业协调改善上游产业和供应链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按照规划,协会将指导行业领先的零售商、生产商、经销商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统一的行业自律联盟,总体目标是达到商品生产源头、销售终端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预计该项工作将惠及全国城市及农村市场的10亿以上消费人群。
消费科普常态化
超市除了售卖商品,还将成为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地。北京商报记者在永旺超市丰台店看到,在果蔬、冰柜等售卖区有“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珍惜商品,减少损耗”、“亲,我怕热,冷藏冷冻健康环保”的温馨提示牌。在乳制品、冷饮、方便面售卖区还摆放着统一标识的科普宣传卡。据楚东介绍,这是以“品质科学健康”为主题的科普宣传计划之一,未来根据“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要求,零售行业将建立500个科普宣传站。

在食品安全方面,谁都无法独善其身,消费者是重要的一环。国家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处长任端平介绍,食品安全的风险种类特别多,美国对于化学物质的统计有8万多种,欧盟有10万多种,中国有4.5万多种,有多少种已经进入人的食物链,目前是不清晰的。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认识需要专业性和科学性,每一个消费主体都是一个食品安全风险的产生者和风险的管控者,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如果他不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或者管控能力,往往就会成为食品安全的受害者。
任端平举例,中国每年食物中毒的死亡率80%发生在家庭,40%的食物中毒人数是在集体食堂。在上述人士看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重要的是落实好主体责任,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有参与者每一个主体的责任。连锁协会在《食品安全规划》中也明确表示,通过持续开展企业内部员工和消费者的科普宣传活动,着力解决企业经营的高风险点、媒体关注的焦点、消费者知识的盲点,提升全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7 09:42 , Processed in 1.0762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